国建集团全面落实国企减债融资课题 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中开创新局面
5月15日,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,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将做强国内大循环置于更突出位置,统筹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,促进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联通。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、外部风险加剧的形势,做强国内大循环不仅是抵御外部冲击的“稳定器”,更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“发动机”。为落实这一战略部署,国建集团全面开展“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(DRF)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”,以金融赋能国企为切入点,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,激活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,进而牵引国际循环协同发展。
国建集团以破解国企债务困局为突破口,通过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激活国内经济循环动能。“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(DRF)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”在不增加负债率的前提下为国企进行低成本资金“输血”,企业获得全部DRF资金后,部分DRF资金可用于解决企业当下资金困难,另一部分DRF资金可以参与国建集团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,国建集团可以按照1∶1到1∶9与企业进行配资组建产业股权投资基金,投资于全产业链优质的国企或民企,通过上市或者收并购方式退出,使企业得到可观的投资收益,提升“造血”功能。在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双重驱动下,国建集团既避免国企继续陷入“借新还旧”的恶性循环,更通过产融结合培育企业长期增长能力,推动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要素向重要领域集聚,显著提升国企的资源配置效率,推动其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力量。
结合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,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点不仅是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,更要建立自主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,补上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,这样才能避免受各种“卡脖子”风险。“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(DRF)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”一方面,鼓励国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,通过资金支持与技术协同,带动民企融入产业链集群,形成“以链带面”的协同效应;另一方面,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,通过产业基金加速技术攻关与资源整合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。国建集团依据产业优势动态配置,对优质产业提高资金配比,放大其联动效应,构建区域协作、专业分工的产业生态。这一产融结合模式不仅助力国企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主导位置,而且有效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,为国内大循环筑牢根基,更好牵引国际循环。
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,“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(DRF)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”通过金融赋能破解债务瓶颈,释放国企活力;通过产业投资培育新动能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。双重赋能下,国企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,国内循环内生动力与稳定性得以巩固,国内大循环的“磁场效应”必将为国际循环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,最终形成内外联动、安全高效的经济发展新格局。
地址:
北京海淀区阜成路2号(战略中心)
深圳福田区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99层(行政中心)
上海浦东新区富城路99号(资管中心)
天津和平区大沽北路2号(运营中心)
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2号(金融中心)
微信客服